• <acronym id="cl3rx"></acronym>

    <optgroup id="cl3rx"></optgroup>
          收藏本站   設為首頁
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資訊中心 > 隨州人外地事

        結弦為琴天地和

        時間:2012-01-17 16:50:19  來源:  作者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“誰拾起他留下那把琴,誰的歌穿越時空,誰在堂前舞編鐘,誰的夢又與誰同?”
                5月18日,隨州博物館編鐘演奏廳,一首《夢隨心動》婉轉悠揚,把人們帶入那遠古的神農時代。
               漢代桓譚的《新論》記載:炎帝神農氏“始削桐為琴,練絲為弦,以通神明之德,合天地之和焉。”戰國《世本》載:“神農作琴。”“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,上有五弦,曰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”
                神農為何要用桐木作琴呢?民間傳說,有一天,神農看見一只鳳凰棲于梧桐樹上,叫得十分好聽,引得其他鳥兒也鳴叫起來,形成了一支動聽的樂曲。神農砍下梧桐樹,用桐樹做成琴身,用蠶絲做成琴弦,反復試驗做成了五弦琴。從此,人間有了美妙的音樂。
              隨州博物館編鐘樂團藝術總監聶榮說,五弦琴開創了中國音樂五聲音階,而以桐樹作琴板,延用至今。
            有趣的是,在擂鼓墩曾侯乙墓中發現了在我國秦漢時期失傳的五弦琴,而且同《世本》中所說的五弦琴相差無幾。五弦琴的出現,用實物印證了神農生于隨。
            盛世出,國器現;天地和,樂舞興。
            1978年春夏之交,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的國寶編鐘,隨著曾侯乙墓的發現而閃亮問世,重放異彩。
            炎帝故里,人杰地靈,從“削桐為琴,練絲為弦”,到編鐘橫空出世,中國音樂的發展,震驚世人!
            1988年,曾侯乙編鐘出土10周年,隨州博物館組建了編鐘樂團。20余年間,編鐘樂團編演曲目100余首,其中反映神農、編鐘等地域文化的曲目40余首!豆枢l明月》唱道:明月姣兮,佳人如癡,楚楚麗影,萬福將之。明月皓兮,君子如詩,窈窕淑女,萬福成之。
            2008年,新隨州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,同時舉行了首屆編鐘藝術節。藝術節上創作的 《曾侯迎賓》、《編鐘敲起來》、《城廓懷古》等,都成為編鐘演奏的經典曲目,深受游客喜愛。
            作為世界級的文化名片,隨州編鐘充當文化使者,翻山越嶺,漂洋過海,巡回展覽,迄今展覽會已接待國內外觀眾600余萬人次,編鐘樂團演奏達萬余場次,極大地弘揚了中華古代文明,使隨州一步步走向全國、走向世界。
           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,編鐘奏出《東方紅》;香港回歸,編鐘奏響《歡樂頌》;北京奧運,編鐘伴奏《茉莉花》。聶榮驕傲地回憶,當年北京奧運會使用了8套石頭樂器演奏背景音樂,全部為隨州人制作,他本人還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。
            2009年首屆尋根節上,一架巨大的編鐘和一臺現代化的鋼琴相映成趣,互奏弦樂。遠古的編鐘和現代的鋼琴合二為一,穿越時空,展現出遠古文化與現代文化水乳交融的獨特魅力。
            2010年,隨州被中國音協授予“中國編鐘之鄉”稱號。
            從去年開始,隨縣恢復了文化廟會活動,追尋文化的積淀,展現炎帝神農故里獨特的文化魅力。廟會上,除傳統的舞龍舞獅外,隨州的花鼓戲、益陽大鼓等國家級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一亮相。
            變革開盛世,樂都譜新篇。如今,炎帝神農故里的群眾文化氛圍異常濃厚。廣場、公園、街頭,處處歌舞翩躚,常青、心連心、知音藝術團,老知青歌舞團如雨后春筍,他們自編自導自演,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。
            以文化人,共創文明。隨州“周末大舞臺”連演7年,觀眾達400余萬人次,去年被評為全省文明創建十大品牌。
            “編鐘敲起來,響徹云天外,編鐘敲起來,歌唱新時代。”這激昂的歌聲正從炎帝故里唱響,唱向全國,響向世界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來頂一下
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        用戶名: 密碼:
        驗證碼: 匿名發表
  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  隨州遠古棋“復活”    益智休閑備受青睞
        隨州遠古棋“復活”
       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: 隨州“仙人棋”巖畫   棋文化源自隨州的物證
       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: 隨
        隨州雞血玉藝術品鑒賞
        隨州雞血玉藝術品鑒賞
        首個純“根味”文旅莊園開放酬賓
        首個純“根味”文旅莊
        相關文章
          無相關信息
        欄目更新
        欄目熱門
  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隨州編鐘報社 | 法律顧問 | 友情鏈接 | 技術支持:清華網絡
     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
        主辦單位:隨州編鐘之聲報社 隨州都市網
        新聞熱線:0722-7117922 廣告、服務熱線QQ:1254373707
        舉報電話:0722-7117922 舉報郵箱:1254373707@qq.com
        本站由隨州編鐘報社版權所有,未經本站書面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網站備案號:鄂ICP備09003029號-8 技術支持:隨州清華網絡

      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1923號

      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视频正片
      1. <acronym id="cl3rx"></acronym>

        <optgroup id="cl3rx"></optgroup>